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創業失敗欠下巨債怎麼辦?

創業失敗欠下巨債怎麼辦?

嚴重程度低

不計算按揭欠款金額,私人貸款、信用卡等非抵押貸款的總欠債額少於月薪的10倍

解決辦法

  1. 有三、四間銀行的信用卡是可以用FPS的方法免利息套現出來,合共可以有二十幾萬的免息流動資金,詳情操作可以參考此文
  2. 如果是短期一至三個月資金需要的,可以選擇遲交管理費、或者一些政府公用服務費用,例如水電煤、差餉等費用,通常都不會收取利息或之後收取很少的逾期繳交服務費
  3. 如果有樓收租的,可以向租客提供少少折扣換取提早一、兩個星期收到租金,例如我試過1.6萬租金,如果早一個星期比,就可以便$200,聽起來很少,其實年度化之後都等於70%回報率。
  4. 私人貸款,只要你的按揭和所有貸款連信用卡每月供款少於70%,就可以申請銀行或者一線財務公司的私人貸款,只要信貸記錄正常,年利率一般都不會超過10%。

    【推薦私人貸款Mox稅貸 | 匯豐 | 中信 | 中銀 | UAF

不應該考慮的方法

只還信用卡的Min Pay,詳情可以考慮【遲交$100 兩天竟要補交$1637!信用卡財務費用Finance Charge的陷阱!

嚴重程度中

不計算按揭欠款金額,總欠債額達到月薪的10倍至20倍

解決辦法

  1. 如果你本身的按揭和所有貸款的每月供款已經超過70%,就好難再問銀行借私人分期貸款,但可以申請結餘轉戶 Debt Consolidation Loan ,將一些高利息的貸款和信用卡欠款轉移比該銀行,然後由他們用一個較低的利率幫你清還,銀行會直接過數比舊欠款銀行,如果之後有貸款額度剩,可以套現現金出來。

    【結餘轉戶推薦:Welend | 匯豐 | DBS | 大新 | 建行 | 富邦 | X-wallet
  2. 如果有儲蓄保險、年金等,考慮提早出售套現,雖然折讓,但總比全輸好

不應該考慮的方法

向財務公司借業主私人貸款,利息高之餘隨時層樓都無埋

嚴重程度高

不計算按揭欠款金額,總欠債額超過月薪20倍,,就很難再找到銀行借私人貸款。當欠債去到月薪24倍以上,就好難就揾到一、二線財務公司借錢比你。不過又未至於要馬上要去破產,仲有幾個方法可以考慮

解決辦法

  1. Debt Relief Planning (DRP) 債務舒緩計劃

    DRP 可視作債務重組 (IVA) 的「簡化版本」,費用較低,它不需要透過法庭申請,而是直接由欠債人主動與債權人商量新的還款方案,例如減少利息、延長還款期,甚至嘗試減免部分本金。簡單點將講就是直接逐間去同銀行講數,自己打去銀行又得,揾會計師樓又得,無需比一大筆轉介費中間人去介紹會計師比你。

    若雙方能達成共識,便可重新訂立更符合欠債人能力的償還計劃。由於不涉及法庭程序,申請債務舒緩(DRP)往往比IVA更快,成本亦較低。

    如果超過一條數(超過一個債權人),可以選擇 IDRP 牽頭式債務舒緩計劃,欠債人只需要與最大債權人傾好還款方案,當取得其他債權人同意此方案後,最大債權人便會統一欠債人之所有欠款,之後欠債人只需跟據議案上的還款方法,定息定額分期攤還款項予最大債權人,全程不需與其他債權人個別談判,手續相對簡單。
  2. 提早領取 MPF戶口的結餘

    找相關中間人服務需要收取15%至20%費用,或者可以自己去申請,不過過程牽涉到政府民政署宣誓,需要留意法律風險,而且MPF公司通常只容許退休前使用永久離開香港這個理由去提早提取MPF結餘一次。

不應該考慮的方法

就算去到這一步,都不該去找二線財務或者一些「不上tu 貸款」/免TU貸款的財務公司,他們通常收取接近上限年利率48%的利息,做成沉重的負擔。你應該先用上述的方法和現有的債權人商議一個更低息和長年期的還款方案。

非常嚴重

債務舒緩(DRP)通常最多分攤5年去還,而且不是所有銀行和財務公司願意接受。而IVA(債務重組)最多可以分8年去還,而且只要有75%債權人同意還款方案就可以,可以逼餘下25%的債權人接受,通常銀行願意,財務公司不願意。

  1. Individual Voluntary Arrangement (IVA) 債務重組

    如果手上有多項不同類型的債項,並且想攤分超過5年以上來還,就需要考慮債務重組(IVA),比起破產,不會影響個人聲譽、工作,保留專業資格,沒有日常開支等外出旅遊限制。只要取得75%債權人以上同意,所以欠債都會統一至相同利率,通常可以大幅降低至10%以下,甚至乎比起銀行提供的結餘轉戶 (Debt Consolidation) 還要低。
  2. 「不上tu 貸款」是指免TU貸款

    「不上tu 貸款」是指免TU貸款在債務重組之後,基本上是不可以再申請借貸和有信用卡的,所以真的需要錢而又有能力清還,就只可以借記錄不會上載至TU留有記錄的財務公司,不過要留意,行到這一步,還有沒有番身的機會,因為這類公司通常都收取法律容許最高的48%年利率,如果一年半載來未能清還都有困難。

IVA和DRP的不同

債務重組(IVA)債務舒緩(DRP)
申請時間3至4個月1.5至2個月
費用3萬至8萬
申請費、律師費、會計師費
1萬至3萬
申請費
經法庭申請需要不需要
債權人數目3個或以上 (銀行和大部份財務機構受理)1個或以上 (除銀行和大型一線財務公司外,通常不受理)
如何獲得通過欠債人與個別債權人達成新還款安排,之後欠債人直接還錢由代名人統一談判,之後統一歸還不同類型欠債
最長還款年期8年5年
利率5%至12%稍為高於IVA
保留信用卡/新借貸不能可以
保留專業牌照可以可以
自由出境可以可以
列入公開名單列入破產署的特備名冊,有法庭記錄不會,沒有法庭記錄

DRP和IVA常見問題

債務重組(IVA)一定成功嗎?

不一定,因為你逼債權人減低收取你的利率,所以你要證明你無能力按原本的計劃還錢,例如入不敷支,手上的物業就算變賣也不夠還債等;但另一方面,又要證明在新還款計劃下,你的入息是足夠還錢的,所有你需要有穩定收入,並實申報所有財務狀況和資產。

債權人得知我辦理DRP債務舒緩計劃,會停止追數嗎?

參與DRP債務舒緩計劃的銀行和財務公司,一般會停止追數,沒參與的財務機構便極大機構反而加速追數。此因並非所有銀行和財務公司都接受DRP 債務舒緩計劃,基本上一些以放債人 (money lender)名義借錢的財務公司,都不會接受,如果你向這類放債人傾談減息舒緩方案,他們便會向你追數。

破產帶來甚麼影響?

  • 破產人需禁止奢侈生活習慣,例如外出旅遊、除非能證明費用是他人支付, 而且離境需向破產官交代行程並得到同意;搭的士雖然不是硬性規定,但破產人亦需定期向破產官解釋開支細節
  • 破產人不能出任大部分需要專業牌照的職業包括會計師、律師、地產代理與保險經紀等,相關牌照可能被吊銷,待破產令完結後才可再申請
  • 工作收到影響,特別是公務員、教師、大公司或跨國公司員工
  • 破產人不可買居屋、私人物業及基金
  • 破產人不可為破產前已簽訂的人壽或儲蓄保險保單供款
  • 破產紀錄會於個人信貸報告的「公眾紀錄」永久保存,公眾可向法庭查詢個人破產紀錄,對開銀行戶口、樓宇按揭或申請借貸亦會造成影響

IVA 會留下記錄嗎?

IVA雖然不會留下破產紀錄,但申請IVA亦會被列入破產署的特備名冊內,可供查看,從事金融業或紀律部隊等人士申請IVA,上司可能會收到通知,有機會影響工作。

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2025 BIG4 人工

 

24/25big4人工

2025/26 Big 4 Advisory / Consulting / Tax 薪酬

Associate 1 / Fresh Graduate

2025畢業生薪酬 Fresh Grad Offer:4間Audit 部門起薪點都係 HKD 20,200

比前一年$19,200多$1,000,大約5%,算係不錯,而且係加幅最大的級別。

以下數據為Audit 部門數據,只供參考,以Normal Grade 表現,以基本月薪港幣計算

Associate 2 (未有牌)

  • PwC 23,300
  • KPMG 23,400
  • Deloitte 22,300
  • EY 22,300

Associate 2 (有牌)

  • PwC 27,100
  • KPMG 27,400
  • Deloitte 25,300
  • EY 25,300,26,300#

#計入EY今年新增的Priority Q-pay,條件是有HKICPA牌以及屬於香港Office。未知另外3間會否跟隨。

和去年相比,Associate 2的加幅大概是$1,000

下面SA,Manager,Senior Manager基本上是凍薪。當然你每年成功升一個級別,本身就因為升職級有一個加幅。

Senior Associate 1

  • PwC 33,010
  • KPMG 33,800
  • Deloitte 33,000
  • EY 33,000,33,200#

Senior Associate 2

  • PwC 44,083
  • KPMG 43,500
  • Deloitte 43,500
  • EY 43,580,45,580#

Senior Associate 3

  • PwC 50,603
  • KPMG 50,800
  • Deloitte 49,500
  • EY 49,150,50,150#

其實越高級,按年加幅就越慢,例如和2011年比較,當年Fresh Grade人工$1.2萬,轉番12個月Base計,大約$1.3萬一個月,2025年大約$2萬,加幅75%。但SA3同期只由$4萬加至5萬,只有25%。

Manager 1

  • PwC 60,000
  • KPMG 60,000
  • Deloitte 60,000
  • EY 60,000

以前做5年,升Manager,人工比起畢業時的確是三級跳(300%),現在由2萬加到6萬就只有加200%了。

Manager 2

  • PwC 62,954
  • KPMG 64,000
  • Deloitte 60,500
  • EY 63,500

Manager 3

  • PwC 65,213
  • KPMG 66,500
  • Deloitte 63,260
  • EY 66,000

Senior Manager 1

大約 73,000

其實越高級,按年加幅就越慢,例如和2011年比較,當年Fresh Grade人工$1.2萬,轉番12個月Base計,大約$1.3萬一個月,2025年大約$2萬,加幅75%。但SA3同期只由$4萬加至5萬,只有25%。以前做5年,升Manager,人工比起畢業時的確是三級跳(300%),現在由2萬加到6萬就只有加200%了。

至於Advisory部門就更慘,【Advisory / Consulting / Tax 薪酬】,越升人工就越低,其中兩間Firm某些級別,更加可以低同級Aduit同事兩成人工。

20大行業薪酬銀行| I-bank畢業生 | 醫生 | 教師 | MT | AO EO | Marketing | 地產零售IT | 管理層 | PM/BA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25年9月】OSL 加密貨幣交易所開戶優惠送高達$12,088 | 交易費、入金、出金費用低至$0

 

Bitcoin 8月份再創新高達到12.4萬美元,如果想用最便宜方便的方法交易加密貨幣,OSL交易所是一個好選擇,他們的平台每次交易只收取交易額0%至0.05%的費用。OSL為香港首家證監會持牌數位資產平台,也是香港交易所主機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為863.HK。

本網獨家額外迎新優惠:HKD 300 HKTV Mall 現金券,記得註冊後填寫此表格

註冊開戶:按此連結,輸入獨家優惠碼 YB3a2

OSL迎新優惠

【零售客戶送HKD 416 等值Bitcoin】

  • 完成註冊:送等值 HKD 88 的 Bitcoin
  • 入金 HKD 1萬並留存14日:送等值 HKD 100 的 Bitcoin
  • 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首次交易,金額不少於 HKD 100:送等值 HKD 100 的Bitcoin
  • 2025年9月30日前累計交易達 HKD 1,000:送等值 HKD 128 的比特幣Bitcoin

【升級至專業投資者,再送HKD 12,088 等值Bitcoin】

認證成為專業投資者需要擁有最少800萬港元等值的投資組合,包括證券、現金等值存款,不包括房地產、保險單、私人公司股份

首次完成專業投資者認證後14日內,額外再送

  • 首次交易滿 HKD 8,000:送等值 HKD 1,000 的 Bitcoin
  • 累計交易金額不少以100萬:送等值 HKD 2,000 的 Bitcoin
  • 累計交易金額不少以100萬:送等值 HKD 8,800 的 Bitcoin

活動首優惠及條款約束

OSL 交易費、入金、出金費用全部低至0%

  • 交易費:Maker 掛單0%、Taker 吃單 0.05%。Flash Trade 0% (場外交易的一種)。比起主流證券行和其它交易平台低
  • 佣金:免費
  • 9月30日前,每月交易金額800美元至25萬美元,可獲得回贈0.15%,上限375等值美金
  • 平台使用費:免費
  • 入金費用:免費
  • 出金費用:免費

官⽅收費標準

OSL可投資加密貨幣種類

  • 最低投資額:$1
  • 可交易加密貨幣:【零售客戶】Bitcoin (BTC)比特幣、Etherum (ETH) 以太幣、Solana (SOL)
  • 【專業投資者】XRP、ONDO、LINK、LTC、DOGE、BAT、DAI、PEPE、USDE 等20多種加密貨幣

OSL 開戶取獨家禮物流程

  • 點擊連結並於開戶時輸入獨家優惠碼 YB3a2(大細階必需完全一致)
  • 填寫電子郵件以收取驗證碼
  • 輸入驗證碼完成初步的開戶程驟
  • 填寫個人資料,準備身份證及住址證明以完成實名認證(KYC)
  • 完成人臉識別及電子簽名
  • 完成「風險和加密貨幣知識測評」
  • 認證銀行賬戶及進行入金轉賬激活賬戶
  • 填寫此表格以獲得經本網申請的額外HKD 300 HKTV Mall 現金券和其他額外優惠

關於OSL交易所的常見問題 FAQ


OSL 如何入金/增值?

法幣入金:可以免費通過相同姓名的戶口用FPS、銀行轉帳、eDDA 、電匯等方式入金至OSL戶口。

加密貨幣入金:選擇要儲值的加密貨幣及對應的網絡,複製系統提供的儲值地址或掃描二維碼進行轉帳,最後等待區塊鏈確認即可。OSL 不收費,但會產生網絡手續費。

OSL 如何出金/增值?

法幣出金:點擊提款、選取出金貨幣、輸入出金金額,提款至同名香港銀行戶口,不收取費用。

加密貨幣提幣: 將虛擬資產轉出至其他錢包,OSL 會收取少量網絡手續費

OSL可靠嗎? OSL集團是什麼背景?

OSL交易所是OSL集團(863.HK,前身為BC科技集團)支持的數字資產平台,提供經紀、託管、交易所、SaaS等全面服務。 OSL交易所是香港唯一受香港證監會監管、合規持牌、成功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持有第 1類、第4類、第7類、第9類和「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下」的AMLO 牌照。 OSL香港交易所擁有高達1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保險。

理財工具推薦 | 3大免佣證券商比較 | 虛擬銀行買賣股票抵唔抵 | 5間穩陣加密貨幣交易所 | 6大買賣加密貨幣方法 | 貨幣基金 vs 定期存款 | 美股 vs 港股 | 實時定期存款利率比較

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

香港天文台薪酬全球最高?新人月入6萬 台長遠超歐美

 根據資料顯示,香港天文台的薪酬在國際間屬於最高水平,以下是幾個主要地區的薪酬比較:

1. 香港天文台

  • 科學主任:月薪:$61,865 至 $119,650 港元
  • 高級科學主任:月薪:$127,700 至 $147,125 港元
  • 首席科學主任:月薪:$194,825 至 $212,900 港元
  • 台長:月薪:$272,900 至 $281,035 港元

2. 美國國家氣象局 (NWS)

  • 氣象學家 (Meteorologist):年薪:7 萬至 11 萬美元 / 換算港元月薪:約 $45,000 至 $71,000 港元
  • 高級預報員 (Senior Meteorologist):月薪:約 $71,000 至 $120,000 港元
  • 局長 (Director):年薪上限:$246,200 美元 / 換算港元月薪:約 $160,000 港元

3. 英國氣象局 (Met Office)

  • 氣象學家起薪:月薪:約 $21,000 至 $24,000 港元,台長也只有大約5萬

4. 澳洲與新加坡

  • 同類職位薪酬:年薪平均大約8萬至10萬美元,台長相近職位可達15萬美元,但遠低於香港水平。

比較

  1. 香港天文台的薪酬明顯高於其他國家,特別是入門職位「科學主任」的月薪已經超越美國同級人員的最高薪資。
  2. 台長薪酬方面,香港天文台台長的月薪約為美國局長的 1.75 倍,高出超過四成。
  3. 英國、澳洲、新加坡的對應職位薪酬則遠遠低於香港,英國起薪僅為 $21,000 至 $24,000 港元。

香港天文台的高薪主要得益於政府公務員架構,薪酬與其他專業職系掛鈎,當然香港天文台的職位要求比較高,並包含多元化的工作範疇,如數據分析、AI 應用及危機傳訊等。

1. 學歷要求

  • 相關領域的學士學位或以上
  • 物理學
  • 數學
  • 電腦科學
  • 地理資訊系統(GIS)
  • 氣象學或相關學科

2. 技術技能

  • 對以下技術有一定掌握:
  • 雷達與衛星數據分析
  • 數值天氣預測模型開發
  • 人工智能(AI)應用
  • 極端氣候風險研究

3. 通訊能力

  • 需具備良好的中英文書面及口語能力,因部分工作涉及公共通報及危機傳訊。

4. 工作特質

  • 能適應24小時輪班工作(特別是颱風季節)。
  • 抗壓能力強,能應對高壓環境下的決策需求(如突發天氣狀況)。

5. 加分條件

  • 具備相關專業認證或經驗,例如氣象學會認證或曾參與氣象數據分析項目者,可能更具競爭力。

這些要求反映了香港天文台對科學主任的專業性和多元化技能的需求,並符合其在全球範圍內的高薪定位。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加入 Startup 應該要多些底薪還是股份?

新創股權的終極真相

第一幕:夢想的開端

故事的主角是我的朋友,一位優秀的軟體工程師。他收到了一家前景光明的獨角獸新創公司的 offer。為了這個機會,他放棄了在成熟大企業的穩定工作,接受了每年減少 50 萬港幣的薪水。

他這麼做的動力,來自於那份看似誘人的股權方案:公司 0.5% 的期權

在入職的第一天,他興奮地在腦中做了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 公司當時的估值是 5000 萬美元。
  • 他拿到的股權是 0.5%。
  • 5000 萬美元 × 0.5% = 25 萬美元

「哇,我現在的紙上富貴就有 25 萬美元了!」他心想。「等公司上市或被收購,估值翻個十倍、二十倍,我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了!」

這個美好的願景,是支撐他接受降薪、投入七天工作模式的動力。然而,他沒有意識到,這道簡單的數學題,漏掉了兩個最關鍵、也最致命的變數:股權稀釋 (Dilution)清算優先權 (Liquidation Preferences)


第二幕:第一道重擊 —— 股權稀釋 (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Slice)

六年過去了,公司發展迅速,但也極度燒錢。為了維持營運和擴張,公司總共進行了四輪融資 (A, B, C, D輪)。

六年後,公司經歷了四輪融資。
總共募集了 2.5 億美元。
而且,每一筆投資都附帶了清算優先權 (Liquidation Preferences)。

  • A 輪融資: 4000萬,1.5 倍非參與優先股 (non-participating)
  • B 輪融資: 6000萬,1.5 倍參與優先股 (participating)
  • C 輪融資: 7000萬,2.0 倍參與優先股 (participating)
  • D 輪融資: 8000萬,2.5 倍參與優先股 (participating)

「這不是好事嗎?公司估值越來越高!」他問道。

「是的,但妳得明白,錢不是白拿的。」我回答。「每一輪融資,公司都是在用一部分『所有權』去換取資金。這會直接導致妳手中的股權被稀釋。」

1. 稀釋的原理:披薩的隱喻

  • 初始狀態: 想像公司是一塊 10 吋的披薩,0.5% 就是上面的一小片。
  • A 輪融資: 為了讓 A 輪投資人進來,公司把披薩烤成了 12 吋,然後切了一大塊給投資人。雖然整塊披薩變大了(公司估值更高了),但原有的那片,在 12 吋的新披薩裡,佔的「百分比」就變小了。
  • B、C、D 輪融資: 這個過程不斷重複,披薩被烤成了 14 吋、16 吋、18 吋… 手上的那一小片,佔整個巨無霸披薩的比例,也就越來越微不足道。

2. 稀釋的具體計算:從 0.5% 到 0.205% 的過程

為了讓這個過程更具體,我們用一個「股數計算」的方式來呈現。

融資事件公司總股數 (分母)你朋友的股數 (分子)你朋友的實際股權 % (分子/分母)說明
初始授予10,000,00050,0000.500%公司授予他 5 萬股,佔當時總股數的 0.5%。
A 輪融資後12,500,00050,0000.400%公司增發 250 萬股給 A 輪投資人,總股數增加。
B 輪融資後15,625,00050,0000.320%公司再增發約 312 萬股給 B 輪投資人。
C 輪融資後19,531,25050,0000.256%公司再增發約 390 萬股給 C 輪投資人。
D 輪融資後24,414,06350,000約 0.205%公司再增發約 488 萬股給 D 輪投資人。

結論: 經過六年的時間和四輪融資,他手上的股數雖然沒變,但他在公司這張「股權地圖」上所佔的領土,已經從 0.5% 永久性地縮水到了 0.205%。在公司出售的那一刻,律師和會計師用來計算他收益的,只會是這個 0.205%。


第三幕:第二道重擊 —— 清算優先權 (The VIP Line & The Double Dip)

「好吧,就算只剩 0.205%,如果公司賣了 8 億美元,8億 × 0.205% 也有 164 萬美元,很不錯了!」他仍然抱持著希望。

「問題就在這裡,」我說。「你不能直接用總價來乘。在錢分到你手上之前,必須先經過投資人的『清算瀑布』。」

1. 清算瀑布的原理

想像公司出售得到的 8 億美元是一池水。這池水不會平均流向每個人,而是會像瀑布一樣,從上往下流:

  • 第一層瀑布: 優先流向擁有「清算優先權」的投資人。
  • 第二層瀑布: 如果還有水剩下,才會流向普通股股東(創辦人、員工)。

2. 魔鬼細節:「參與優先股」的雙重分錢權

更致命的是,B、C、D 輪的投資人持有的是「參與優先股」(Participating Preferred Stock),這是一張可以排兩次隊、分兩次錢的 VIP 通行證。

  • 非參與優先股 (A 輪): 比較公平。他們必須二選一:
    1. 行使優先權,拿走 1.5 倍的投資額。
    2. 放棄優先權,把自己變成普通股股東,和大家一起分剩下的錢。
  • 參與優先股 (B, C, D 輪): 極度強勢。他們不用選擇
    1. 第一次分錢 (排 VIP 隊): 先拿走自己合約規定的倍數回報(1.5倍、2倍、2.5倍)。
    2. 第二次分錢 (回普通隊伍再排一次): 拿完之後,對於剩下的資金池,他們再次以其股權佔比,與所有普通股股東一起參與分配。

這就是「雙重沾光」(Double Dipping)。


最終計算:結合稀釋與優先權的完整計算

現在,我們把所有因素都放進來,看看在三種不同的出售情境下,我朋友的真實結局。

關鍵數據:

  • 投資人優先清算權總額 (VIP 隊伍要拿的錢): 4.9 億美元
  • D 輪投資人優先拿走:8000 萬美元 × 2.5 = 2 億美元
    C 輪投資人優先拿走:7000 萬美元 × 2.0 = 1.4 億美元
    B 輪投資人優先拿走:6000 萬美元 × 1.5 = 9000 萬美元
    A 輪投資人優先拿走:4000 萬美元 × 1.5 = 6000 萬美元
    投資人合計取走:4.9 億美元
    剩下給普通股股東(包含員工)的資金:3.1 億美元
  • 他的最終股權比例 (他在普通隊伍裡的位置): 0.205%

情境一:公司以 8 億美元成功出售 (大獲成功)

  1. 出售總價: $800,000,000
  2. 第一步 (VIP 隊伍分錢): 投資人團隊優先拿走 $490,000,000
  3. 第二步 (計算剩餘資金池): $800M - $490M = $310,000,000。這筆錢將由所有股東 (包含已拿過錢的 B, C, D 輪投資人) 共同分配。
  4. 第三步 (普通隊伍分錢): 他的實際收益 = $310,000,000 × 0.205% = $635,500

情境二:公司以 6 億美元出售 (普通成功)

  1. 出售總價: $600,000,000
  2. 第一步 (VIP 隊伍分錢): 投資人團隊優先拿走 $490,000,000
  3. 第二步 (計算剩餘資金池): $600M - $490M = $110,000,000
  4. 第三步 (普通隊伍分錢): 他的實際收益 = $110,000,000 × 0.205% = $225,500,折合大約175萬港元,本身減薪50萬過來,6年都放棄了300萬機會成本。

情境三:公司以 4 億美元出售 (勉強出場)

  1. 出售總價: $400,000,000
  2. 第一步 (VIP 隊伍分錢): 投資人團隊的優先權是 4.9 億,但總共只有 4 億。所以他們拿走全部的 $400,000,000
  3. 第二步 (計算剩餘資金池): $400M - $400M = $0
  4. 第三步 (普通隊伍分錢): 他的實際收益 = $0 × 0.205% = $0

結局:夢想的代價

出售情境公司出售價格支付投資人優先權後剩餘資金他被稀釋後的股權 %他六年降薪換來的最終收益
情境一 (大成功)8 億美元3.1 億美元0.205%$635,500 (約 495 萬港幣)
情境二 (普通成功)6 億美元1.1 億美元0.205%$225,500 (約 176 萬港幣)
情境三 (勉強出場)4 億美元$00.205%$0

看著這張最終的分析表,他臉色發白,終於明白了這場遊戲的全部真相。

  • 在「普通成功」的情境下,他拿到的 176 萬港幣,甚至無法彌補他多年的薪資損失。
  • 在「勉強出場」的情境下,他等於放棄了降薪的 300 萬機會成本,生活也忙碌了很多。
  • 只有在公司「大獲成功」的極小概率事件中,他才能獲得一筆可觀但遠非「財務自由」的回報。

所以其實他接受Start up工作前,應該談判一個更高的底薪

不過公司的Founder通常會跟你說 :「我們這裡是以股權為重的文化,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有『風險共擔』(skin in the game) 的精神。」

這句話的真正翻譯:

「我們需要你用你的薪水來補貼公司的現金流,同時讓我們這些擁有優先清算權和參與權的投資人,在享受完所有下檔保護後,還能和你一起瓜分那所剩無幾的超額收益。」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財務自由計算機

財務自由計算機

財務自由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是「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簡稱,相信是許多人的終極夢想。但財務自由並不等於一夜暴富,而是指擁有足夠的資產和被動收入,即使沒有工作薪水,仍能維持理想的生活品質。

一、先減少幻想 不要跌入輸錢的陷阱

在累積財富之前,首先要減少支出和無謂損失。

1. 務實評估,拒絕不切實際的幻想

財務自由不是靠中彩票或一夜暴富,而是透過長期規劃和紀律執行達成。如果沒有富裕的家庭背景,累積財富的第一步永遠是努力工作。

2.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 想要高品質生活和美滿家庭?那就將退休目標設定在晚一點,例如50-55歲
  • 渴望40歲就退休?就要準備過相對簡樸的生活

3. 理性看待投資回報

投資界傳奇巴菲特的長期年均回報率約為20%,而一般投資者能達到7-10%已經相當不錯。就算曾經在股票或者加密貨幣賺過大錢,也不要寄望自己每個月都可以好似電影裡面的交易員般有幾十%的回報率。

避免以下投資陷阱:

  • 高估自己的投資能力,盲目進行日內交易(Day Trade),甚至購買完全不懂的衍生工具,除非你有信心是Top 1%,否則99%的Day Trader長期都是輸錢的
  • 相信「保證高回報」的投資騙局,好的資產通常不用給保證回報
  • 未經深入了解就購買複雜的保險理財產品,每個月就已經要貢獻一大部分去供保險,又不能解約

二、開源節流

1. 聰明管理支出

每月收到薪水後,立即將固定比例,初初畢業如果沒有負擔可以盡量放多一點,自動轉入另一個儲蓄戶口,最後是難以FPS轉出來的,這筆錢「看不見就不會花」。

避免隱形支出:

  • 設定自動繳費,避免遲交信用卡和水電煤等賬單產生罰息
  • 如果控制不了消費慾望,改用扣賬卡(Debit Card)取代信用卡
  • 定期檢視訂閱服務,特別是App Store上的項目,取消不常用的項目

1. 聰明管理支出

和父母同住,畢業頭幾年,如果家庭沒有大問題,可以考慮先不要搬出來自己住,租金始終是一個大支出。

少數怕長計,可以用這個計算機計算每個月節省一定金額的支出後,可以提早幾多退休

三、開拓「被動收入」來源財務自由

在穩定正職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多元收入來源:

建立副業

  • 創作數位產品,例如網站賺訂閱費用、廣告費,線上課程或者AI工具
  • 教授興趣,例如音樂、語言等【人工參考
  • 創業,可以先Part-time創業,有得做才全程投入

四、將財務自由化為五個階段的分段目標

第一階段:建立基礎

目標:每月能儲蓄收入的20-30%

  • 建立預算和記帳習慣
  • 清償高息債務
  • 開始學習投資知識

第二階段:安全網絡

目標:儲蓄足夠應付6-12個月的生活支出

  • 建立緊急基金
  • 購買適當保險保障
  • 開始小額投資累積經驗

第三階段:財務穩定

目標:儲蓄達到2-3年的生活支出

  • 投資組合多元化
  • 被動收入開始增長
  • 可考慮較進取的投資策略

第四階段:半財務自由

目標:被動收入達到生活支出的50%,或儲蓄達到12.5年支出

  • 工作變成選擇而非必須
  • 有更多時間追求興趣
  • 可考慮轉換壓力較小的工作

第五階段:完全財務自由

目標:資產達到年支出的25倍(4%法則)

  • 被動收入完全覆蓋生活支出
  • 可選擇提早退休
  • 專注於個人興趣和社會貢獻

Fire 4%法則的實際應用

「4%法則」源自1994年美國財務顧問William Bengen的研究,指出如果每年從投資組合中提取4%作為生活費,資金可持續而不會耗盡。因為是假設每年扣除通脹後的實際回報率有4%回報率,所以是每年的利息回報來作為生活費。雖然理論上的計算不太準確,不過可以作為一個簡單提醒自己的方法,退休需要的資金大概是每年生活費 x 25。當然比較準確的可以用上面的退休計算機計算。

實際計算範例:

  • 年支出:30萬港元
  • 所需資產:30萬 × 25 = 750萬港元
  • 每年提取:750萬 × 4% = 30萬港元

注意事項:

  • 4%是扣除通脹後的實際回報率
  • 需要適當的資產配置(如60%股票、40%債券)
  • 市場波動時可能需要調整提取比例

五、成功關鍵:耐心與紀律

財務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標,而是需要10-20年的持續努力。成功的關鍵在於:

  1. 及早開始:複利效應需要時間發揮威力
  2. 保持紀律:堅持儲蓄和投資計劃
  3. 持續學習:提升財務知識和投資技能
  4. 適時調整:根據人生階段調整策略
  5. 享受過程:財務自由是手段,美好生活才是目的

最難做的其實是一開始很難察覺有什麼成果,因為本來的人工低、儲蓄少,就算哪去投資賺到錢,也沒有太大影響,要去到某個位(大概是被動收入佔總收入一定百分比時)才會出現突破點,累計財富增長的速度突然變得很快。通常,我會建議用Excel去記錄自己每月財富的增長,令到就算很少的進步也可以觀察得到。


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

在不同國家請槍 (outsource)寫App的費用 2025

 以一個中小型Project,有AI數據模型來計算,大概估算如下


國家/地區時薪 (HKD)基本 App 成本 (簡單功能)高級 App 成本 (複雜功能)優勢
印度117–312156,000–390,000546,000–1,170,000成本效益高,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和 AI/ML 工程師。
孟加拉117–273140,000–350,000500,000–1,040,000成本低,快速增長的 IT 外包市場,擁有熟悉 AI 的技術人才。
東歐(如烏克蘭、波蘭)195–468312,000–624,000780,000–1,560,000高質量開發,技術專業性強,適合歐洲客戶的時區。
東南亞(如菲律賓、越南)156–390195,000–468,000624,000–1,248,000費用較低,外包產業快速發展中。
香港390–1,170780,000–1,950,0001,950,000–3,900,000+鄰近本地客戶,擁有熟悉本地市場的專業開發者,但成本較高。
西歐(如英國、德國)390–1,170780,000–1,950,000+1,950,000–3,900,000+高質量開發,技術專業性強,但成本昂貴。
北美(美國、加拿大)780–1,9501,170,000–2,340,000+3,900,000–7,800,000+頂級專業知識和質量,熟悉合規規範,但費用非常高昂。

不過除了建設費用,更貴重的是Go to Market的部分,如何有Network令到Supplier,Partners, Customers 很使用,如何短時間內打出名堂,這些就更加貴重。

上次講到2030年的核心技能和現在的最大缺口是Cyber Security,近來也看到有些事件是直接將病人的病歷直接放在公眾的AI模型上,可能這方面的教育依然是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