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財務自由計算機

財務自由計算機

財務自由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是「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簡稱,相信是許多人的終極夢想。但財務自由並不等於一夜暴富,而是指擁有足夠的資產和被動收入,即使沒有工作薪水,仍能維持理想的生活品質。

一、先減少幻想 不要跌入輸錢的陷阱

在累積財富之前,首先要減少支出和無謂損失。

1. 務實評估,拒絕不切實際的幻想

財務自由不是靠中彩票或一夜暴富,而是透過長期規劃和紀律執行達成。如果沒有富裕的家庭背景,累積財富的第一步永遠是努力工作。

2.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 想要高品質生活和美滿家庭?那就將退休目標設定在晚一點,例如50-55歲
  • 渴望40歲就退休?就要準備過相對簡樸的生活

3. 理性看待投資回報

投資界傳奇巴菲特的長期年均回報率約為20%,而一般投資者能達到7-10%已經相當不錯。就算曾經在股票或者加密貨幣賺過大錢,也不要寄望自己每個月都可以好似電影裡面的交易員般有幾十%的回報率。

避免以下投資陷阱:

  • 高估自己的投資能力,盲目進行日內交易(Day Trade),甚至購買完全不懂的衍生工具,除非你有信心是Top 1%,否則99%的Day Trader長期都是輸錢的
  • 相信「保證高回報」的投資騙局,好的資產通常不用給保證回報
  • 未經深入了解就購買複雜的保險理財產品,每個月就已經要貢獻一大部分去供保險,又不能解約

二、開源節流

1. 聰明管理支出

每月收到薪水後,立即將固定比例,初初畢業如果沒有負擔可以盡量放多一點,自動轉入另一個儲蓄戶口,最後是難以FPS轉出來的,這筆錢「看不見就不會花」。

避免隱形支出:

  • 設定自動繳費,避免遲交信用卡和水電煤等賬單產生罰息
  • 如果控制不了消費慾望,改用扣賬卡(Debit Card)取代信用卡
  • 定期檢視訂閱服務,特別是App Store上的項目,取消不常用的項目

1. 聰明管理支出

和父母同住,畢業頭幾年,如果家庭沒有大問題,可以考慮先不要搬出來自己住,租金始終是一個大支出。

少數怕長計,可以用這個計算機計算每個月節省一定金額的支出後,可以提早幾多退休

三、開拓「被動收入」來源財務自由

在穩定正職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多元收入來源:

建立副業

  • 創作數位產品,例如網站賺訂閱費用、廣告費,線上課程或者AI工具
  • 教授興趣,例如音樂、語言等【人工參考
  • 創業,可以先Part-time創業,有得做才全程投入

四、將財務自由化為五個階段的分段目標

第一階段:建立基礎

目標:每月能儲蓄收入的20-30%

  • 建立預算和記帳習慣
  • 清償高息債務
  • 開始學習投資知識

第二階段:安全網絡

目標:儲蓄足夠應付6-12個月的生活支出

  • 建立緊急基金
  • 購買適當保險保障
  • 開始小額投資累積經驗

第三階段:財務穩定

目標:儲蓄達到2-3年的生活支出

  • 投資組合多元化
  • 被動收入開始增長
  • 可考慮較進取的投資策略

第四階段:半財務自由

目標:被動收入達到生活支出的50%,或儲蓄達到12.5年支出

  • 工作變成選擇而非必須
  • 有更多時間追求興趣
  • 可考慮轉換壓力較小的工作

第五階段:完全財務自由

目標:資產達到年支出的25倍(4%法則)

  • 被動收入完全覆蓋生活支出
  • 可選擇提早退休
  • 專注於個人興趣和社會貢獻

Fire 4%法則的實際應用

「4%法則」源自1994年美國財務顧問William Bengen的研究,指出如果每年從投資組合中提取4%作為生活費,資金可持續而不會耗盡。因為是假設每年扣除通脹後的實際回報率有4%回報率,所以是每年的利息回報來作為生活費。雖然理論上的計算不太準確,不過可以作為一個簡單提醒自己的方法,退休需要的資金大概是每年生活費 x 25。當然比較準確的可以用上面的退休計算機計算。

實際計算範例:

  • 年支出:30萬港元
  • 所需資產:30萬 × 25 = 750萬港元
  • 每年提取:750萬 × 4% = 30萬港元

注意事項:

  • 4%是扣除通脹後的實際回報率
  • 需要適當的資產配置(如60%股票、40%債券)
  • 市場波動時可能需要調整提取比例

五、成功關鍵:耐心與紀律

財務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標,而是需要10-20年的持續努力。成功的關鍵在於:

  1. 及早開始:複利效應需要時間發揮威力
  2. 保持紀律:堅持儲蓄和投資計劃
  3. 持續學習:提升財務知識和投資技能
  4. 適時調整:根據人生階段調整策略
  5. 享受過程:財務自由是手段,美好生活才是目的

最難做的其實是一開始很難察覺有什麼成果,因為本來的人工低、儲蓄少,就算哪去投資賺到錢,也沒有太大影響,要去到某個位(大概是被動收入佔總收入一定百分比時)才會出現突破點,累計財富增長的速度突然變得很快。通常,我會建議用Excel去記錄自己每月財富的增長,令到就算很少的進步也可以觀察得到。


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

在不同國家請槍 (outsource)寫App的費用 2025

 以一個中小型Project,有AI數據模型來計算,大概估算如下


國家/地區時薪 (HKD)基本 App 成本 (簡單功能)高級 App 成本 (複雜功能)優勢
印度117–312156,000–390,000546,000–1,170,000成本效益高,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和 AI/ML 工程師。
孟加拉117–273140,000–350,000500,000–1,040,000成本低,快速增長的 IT 外包市場,擁有熟悉 AI 的技術人才。
東歐(如烏克蘭、波蘭)195–468312,000–624,000780,000–1,560,000高質量開發,技術專業性強,適合歐洲客戶的時區。
東南亞(如菲律賓、越南)156–390195,000–468,000624,000–1,248,000費用較低,外包產業快速發展中。
香港390–1,170780,000–1,950,0001,950,000–3,900,000+鄰近本地客戶,擁有熟悉本地市場的專業開發者,但成本較高。
西歐(如英國、德國)390–1,170780,000–1,950,000+1,950,000–3,900,000+高質量開發,技術專業性強,但成本昂貴。
北美(美國、加拿大)780–1,9501,170,000–2,340,000+3,900,000–7,800,000+頂級專業知識和質量,熟悉合規規範,但費用非常高昂。

不過除了建設費用,更貴重的是Go to Market的部分,如何有Network令到Supplier,Partners, Customers 很使用,如何短時間內打出名堂,這些就更加貴重。

上次講到2030年的核心技能和現在的最大缺口是Cyber Security,近來也看到有些事件是直接將病人的病歷直接放在公眾的AI模型上,可能這方面的教育依然是比較少。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X-income 理財聯盟

 理財資訊:x-Income 財富增值分享平台

旅遊資訊:搭了20+程✈的2歲女孩

Patreon: Meta 元.行為金融學 QT

Facebook: Meta.行為金融學.Extra X-Income

Threads: Meta@ X-income.com

Medium Blog

Fanpiece

Jobsdoor

信用卡優惠教學

香港公屋網

創業家

轉機愛好者

海島遊

🚖 的士牌期權交易:一場關於車行如何割韭菜的對話

 

🚖 的士牌期權交易:一場關於車行如何割韭菜的對話

在金融市場打滾多年,我早已見慣風雨,但這次的士牌期權交易,卻讓我遇上了一場充滿火花的角力。

一天,我走進的士行,滿懷信心地想做一筆期權交易。「我要買個 Put,或者 Short Call,」我隨口一提,認為這是對市場的最佳判斷。畢竟,在我看來,的士牌市場已進入死期。

然而,行內的老闆,一位前銀行交易員卻帶著一抹狡猾的微笑,輕輕搖頭:「兄弟,這樣不行啊!你們沒有現貨在手,不能 Nake Short!」他的語氣透著一股老練,彷彿我只是剛入門的新手。

「既然不能 Short,那我還能怎樣?」我心裡盤算著,但對方不打算讓我輕易離開,他迅速切入另一個話題:「你知道嗎?政府剛批了5隊的士車隊,市場需求將會大增。業界現在一致看好,未來牌價一定暴升!」他語氣堅定,充滿信念,像是在推銷一場無可錯失的機會。

我不置可否,點燃腦海中的投資模式:「政府放寬的士數量,未必代表市場需求同步增長,供需更加失衡,價格可能受壓……」但交易員明顯有備而來:「現在租金回報率接近10%!這個價格絕對低估,你不買就錯過了!」

我當然沒有上當,還是找機會快快離開,我之前分析會跌到140萬。原來車行手上持有大量的士牌照,就算牌照價格下跌,多年來他們早已透過 Short Call 期權來補貼部分損失。市場的變化他們心裡比誰都清楚,眼前的推銷不過是另一場精心設計的「收割」罷了。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Deliveroo董事同意Doordash 27億鎊收購 | 兩者表現對比

原來Deliveroo離開香港又關中美大戰事


Deliveroo 3月突然咁急要退出香港最大原因似乎主要是因為要賣盤比美國公司Doordash,什麼連續虧損9年等的都並不是主要Trigger Point 。

中美摩擦下,Doordash大概都不會想為了一個虧錢又無前景的市場去冒大風險,所以都係收購前要Deliveroo搞掂香港個市場。這樣看,當日Deliveroo咁急要搵Foodpanda接這個爛攤子可能不但沒有錢收,仲要倒貼。

美團同Doordash暫時就未有正面對抗,中東Keeta進軍緊沙特,Delivetoo本身就有阿聯酋,其餘地方兩者距離就更加遠。

Deliveroo公佈繼去年後再次獲美國同業巨頭Doordash提出收購建議,出價為每股180便士(較26/4收市價146便士高約23%),按照收購代價計算,交易涉及金額為27億英鎊。Deliveroo董事會初步同意,推薦股東接納這份在4月5日接獲的收購建議。


指標DoorDash (NYSE: DASH)Deliveroo (LSE: ROO)
成立時間/總部2013年/美國舊金山2013年/英國倫敦
市場覆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英國、愛爾蘭、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阿聯酋等(11國)
2023年收入68.3 億美元(+14% YoY)25.6 億英鎊(+20% YoY)
調整後EBITDA2.09 億美元–4,700 萬英鎊
淨虧損1.78 億美元1.63 億英鎊
2023年訂單量21 億單5.88 億單
月度活躍用戶3,400 萬790 萬
商家合作夥伴59 萬家14.7 萬家
配送員數量200 萬(獨立承包商)20 萬(獨立承包商)
核心市場份額美國外賣市場約 57%英國外賣市場約 48%
股價(2025-03-31)約 US$115/股約 £1.05/股
市值(2025-03-31)約 450 億美元約 25 億英鎊

一、市場定位與拓展策略

  1. DoorDash
  • 以美國為主戰場,主打「DashPass」訂閱,以及雜貨(DoorDash Grocery)、高端外賣(Caviar)。
  • 國際市場包括加拿大、澳洲與日本,成長穩健。
  1. Deliveroo
  • 聚焦歐洲與亞太,都會區佈局深耕,推出「Deliveroo Plus」訂閱和「Editions」雲廚房。
  • 2024 年起加碼雜貨、甜品與酒類配送。

二、財務與盈利能力

  • 收入增長:Deliveroo (+20% YoY) 高於 DoorDash (+14% YoY),但基數較小。
  • 盈利性:
  • DoorDash 已於 2023 年實現調整後 EBITDA 盈利;
  • Deliveroo 調整後 EBITDA 雖較前年大幅收窄,但仍未整體轉正。
  • 虧損主要源自市場推廣補貼、配送員激勵及國際擴張固定成本。

三、用戶與商家規模

  • DoorDash 用戶規模為 Deliveroo 約 4 倍,商家夥伴亦約 4 倍。
  • Deliveroo 在歐洲一線都會區的人均滲透率更高,單城貢獻度顯著。

四、運營效率

  • 平均送達時間:DoorDash 約 30–35 分鐘;Deliveroo 約 25–30 分鐘(因城市密度而異)。
  • 投訴率與準時率皆在 90% 以上,但 Deliveroo 在市中心的服務密度優勢更明顯。

五、商業模式差異

  • 訂閱制:DashPass vs Deliveroo Plus,均主打免運費與專屬折扣。
  • 雲廚房:DoorDash Caviar 著眼高端品牌;Deliveroo Editions 深耕社區廚位。
  • 雜貨與零售:DoorDash 與 Instacart、Walmart GoLocal 合作;Deliveroo 與 Waitrose、Co-op 串接。

六、股價與市值表現

  • DoorDash(DASH):股價穩健在 US$110–120 區間波動,市值約 450 億美元,反映市場對其在美國外賣龍頭地位與盈利展望的肯定。
  • Deliveroo(ROO):股價徘徊在 £1.00–1.10,市值約 25 億英鎊,受歐美市場競爭與獲利能力不確定性影響。

七、未來展望

  • DoorDash
  • 深耕美國市場,優化抽成與訂閱機制,並持續擴大「最後一公里」零售配送。
  • Deliveroo
  • 聚焦核心城市密度,藉 IPO 資金加速歐洲及亞太高潛市場擴張,爭取 2025–2026 年 EBITDA 持續正向。

總結:DoorDash 以規模與盈利路徑領先,Deliveroo 以高密度市場滲透與增速見長;股價與市值亦反映出二者在不同市場階段的投資人期待。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一樣個有齊傳銷、加密貨幣、柬埔寨、一帶一路商人4大元素的雞棚會是如何的驚人?

一樣個有齊傳銷、加密貨幣、柬埔寨、一帶一路商人4大元素的雞棚會是如何的驚人?

最近網上又開始多人宣傳一間叫天體交易所的項目,什麼每秒可以低價處理數百萬宗交易,而且現在非常非常誘人的獎賞,包括先空投10億個免費虛擬貨幣CTC,更加入了傳銷下線的概念,愈早註冊介紹其他人加入,自己賺得更多。

這個項目背後黑手時誰?就是有傳銷支付、幣圈蝗蟲、柬埔寨愛(中)國商人之稱的俞凌雄。試想想一樣野有齊傳銷、加密貨幣、柬埔寨、一帶一路商人4樣元素,威力是何其偉大!集團就吹到CTC貨幣第一天上線會升200倍,即是1美元升到20美元,註冊有100個幣,所以你已經有2000美元,如果你有推薦其他人加入,他們又有推薦其他人加入,你隨時有幾十萬! 而且不斷發新幣,價格不會跌之餘,還保證CTC會連升10年,市值會去到2000萬億美金!!世界第一大資產現在總資產也只有20萬億美元而已。

俞凌雄:從底層到「金融巨騙」的荒誕人生



1981年,俞凌雄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普通工薪家庭,年少時,他先後幹過保安、服務員這類最基礎的工作,每日辛苦勞作,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19歲那年,命運似乎給了他一絲轉機,在飯店當服務員的他,經一位顧客的建議,心中燃起了對改變命運的渴望,決心轉行做銷售,期待著能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闖出一片天。

成為傳銷教父

然而,初入社會、涉世未深的他,被同學騙進了傳銷組織。在那個充斥著謊言與欺騙的地方,大多數人都陷入絕望與無助,可俞凌雄卻展現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他口才出眾,思維敏捷,極具表演能力,仿佛天生就是為這種虛假的「舞台」而生。在傳銷組織裡,他靠著一張巧舌如簧的嘴,將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財富前景和虛假承諾描繪得天花亂墜,讓無數人深信不疑。

短短一年的時間,他憑藉著發展大量下線,為組織貢獻了高達800萬的業績,自己也從中賺得人生第一個1000萬,一躍成為骨幹成員,過上了紙醉金迷的生活。不過國家開始打擊這個行業。

化裝成為成功學創業導師


俞凌雄離開了組織後開辦了一家化妝品公司,由於毫無商業經驗和運營能力,對市場需求和產品定位一知半解,公司僅僅撐了三個月就宣告倒閉,他的首次合法創業嘗試以失敗告終。

2007年,俞凌雄似乎又找到了所謂的「致富密碼」。他成立上海匯聚投資有限公司,隨後又創辦浙商實業集團等一系列公司,一頭扎進了教育培訓行業。這一次,他充分發揮自己善於包裝和演講的特長,將自己包裝成「初中輟學,憑藉自身努力在25歲就身價上億」的草根逆襲傳奇人物。他站在豪華的演講台上,背後是精心製作的炫麗背景,燈光聚焦在他身上,他口若懸河,講著那些似是而非、充滿雞湯味的成功理念,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蠱惑,仿佛在向台下的聽眾宣告,只要按照他說的做,人人都能走向人生巔峰。

他的課程收費高得離譜,三天兩夜的課程收費1.8萬,普通會員需繳納5萬會員費,而成為「關門弟子」更是要支付100萬的天價。不僅如此,他還設計了一套極具誘惑性的提成機制,發展下線就能獲得50%的高額提成。在他的蠱惑下,無數渴望成功的中小企業主被迷得神魂顛倒,紛紛掏出自己的積蓄,幻想着能從他那裡學到成功的祕訣。靠著這套話術和極具煽動性的營銷手段,他在短短幾年內非法斂財達數十億之多。在其事業的巔峰時期,公司員工超過3800人,旗下擁有30多家公司,辦公場地豪華氣派,豪車代步,身邊簇擁著一群所謂的「成功人士」,風光無限,成為了眾人眼中的「商業傳奇」。


國內破產 國外風光生活

2015年左右,隨著國內對傳銷和非法金融活動的監管日益嚴格,風聲越來越緊,俞凌雄敏銳地察覺到了危機。他深知自己的罪行一旦被揭露,必將面臨法律的嚴懲。於是,他迅速將資產轉移,逃到了柬埔寨,甚至放棄中國國籍,加入了柬埔寨國籍。在柬埔寨,他賊心不死,成立「中柬商業協會」,自封主席,繼續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欺騙那些想要在柬埔寨投資的中國商人。他打著安排與柬埔寨政要見面的幌子,收取高額費用,可當商人真的交錢之後,他卻只是隨便敷衍了事,根本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服務。



他自稱是中柬商業協會主席,獲得了《財富》中國榜單榮譽、登上了《中國國際財經》雜誌封面,還宣稱自己與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家有密切合作。然而,經多方核實,這些全是徹頭徹尾的造假。他冒用他人名義宣傳萬象交易所,虛構中柬商業協會背景,甚至濫用與柬埔寨首相的合影為自己背書,將這些虛假的光環作為自己行騙的工具,讓更多人對他深信不疑。



2021年,俞凌雄因無法償還巨額債務,被中國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俗稱的「老賴」。他在國內的公司陸續被註銷,曾經那些看似輝煌的商業帝國,如今只剩下一片狼藉。但他並沒有絲毫悔改之意,2025年又創立天體集團,推出天體交易所等項目,繼續打著區塊鏈的幌子,從事類似傳銷的業務,持續收割大眾財富,將無數家庭推向了深淵。

幣圈蝗蟲

2018年,區塊鏈技術如同一顆新星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崛起,虛擬貨幣市場也隨之變得異常火熱,敏銳嗅到「商機」的他,再次將罪惡之手伸向了這個新興領域。他跑到菲律賓註冊萬象交易所,緊接著推出萬象幣、菠菜幣、幸孕鏈、黃金鏈、車鏈等一系列被廣泛質疑為傳銷幣的項目。這些項目的白皮書設計簡陋、排版粗糙,對具體應用場景的描述模糊不清,甚至連一個獨立的官網都沒有,白皮書僅僅在代理商及下線的微信群中傳播,仿佛見不得光的老鼠。

俞凌雄及其團隊就像一群瘋狂的騙子,在各種社群、網絡平台上大肆宣傳這些虛擬貨幣。他們利用精心製作的宣傳視頻、虛假的數據圖表,將這些虛擬貨幣吹噓成「未來會暴漲100倍」的絕佳投資品,仿佛只要投資了這些幣,就能一夜暴富,實現財富自由。他們營造出一種只漲不跌的虛假「神話」氛圍,為了限制投資者的資金自由流動,給項目方提供操控幣價的空間,還設置了鎖倉期,規定每個月只能提現5%。在前期,靠著新投資者不斷涌入帶來的巨額資金,項目方可以輕鬆維持幣價上漲的假象,吸引更多不明真相的人入局。

他們還融合了自己最擅長的傳銷式推廣手段,設置層級分明的社區體系,拉人發展下線給予高額回報。想要成為「嫡傳弟子」需繳納100萬的入門費,成為代理商則要交60萬,每發展一個代理商或弟子下線,均可獲得50%的返現。如此高額的回報誘惑,讓許多人喪失了理智,紛紛加入這場瘋狂的騙局,不斷拉親朋好友下水。

就拿「CSL」項目來說,預計募資6億元,其野心之大可見一斑。幸孕鏈發行數1億枚,認購價格2.5元,僅這一個項目就完成眾籌2.5億元。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傳銷幣的本質逐漸暴露無遺。幣價開始暴跌,無數投資者眼睜睜看著自己投入的積蓄化為烏有,血本無歸。曾經那些被俞凌雄團隊描繪得無比美好的財富夢想,瞬間破碎成一地雞毛。

俞凌雄還將目光精准地瞄準了80後、90後,甚至是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群體。他深知這些年輕人對區塊鏈充滿好奇,同時又有著強烈的賺錢焦慮,渴望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找到一條通往財富的捷徑。於是,他利用自己善於包裝身份和宣揚成功學的特長,對這些年輕人進行洗腦。學員們花3800元上課,滿心期待能從他那裡學到真正的知識和賺錢方法,卻沒想到聽到的全是他編造出來的虛假經歷。

來到2025年,年輕人都在講躺平、35歲的人都在講職場魔咒的年代,俞再一次正透過大家想發大財的夢再去搭一個大雞棚出來,來一次瘋狂割韭菜。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為何2025年很多公司會不斷裁員?

Source

2025很多企業都加快了裁員的速度,特別是裁掉成本更高的中高層。早前和一些老闆談過,其實可以由Cost of Capital上升,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提高這個主線開始講起。

2022年加息前十年,反正借貸利率接近零,很多公司對待一些不賺錢的業務或地區時,其實也當孤兒不太理會。增加ROE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Mulitpler,增加了Mulitplier有錢自然會請多了人。

不過利率率加了4%之後,股東可以投資的選擇多了,公司不但面對借貸利率增加,而且要繼續留著投資者和找新投資者就只有給出更高ROE的計畫,以往得過且過的方法不可再繼續。如果考慮很多公司Beta比市場平均更高的因素,需要增加的ROE幅度更高。

要增加Increase ROE,根據DuPont理論,5個因素裡面其中有些因素要改善,問題是加息環境下,Interest Burden負擔已經增加,這個因素已經屬於變壞、另外Equity Muliplier應該也變細了,因為不能借咁多錢,所以這個因素也變差了。假設另外兩個因素不變,最後Operating Margin這個因素要大增才可以抵消前兩個因素的惡化,再額外再有空間提升ROE。

增加Margin,通常不外乎在原材料、人工、租金、宣傳方面出手。除了大公司,原材料成本就好難控制,減宣傳就會影響收入,所以減租金和人工是很多公司在做的事。前幾年,很多公司就比較注重減租、轉做WFH這些方法去減成本,到了近一年減無可減下,很多公司都要重人手方面落手。認真撤出不賺錢的地區,裁掉不賺錢的業務,然後本來的業務就認真考慮用AI自動化、外判、和最終要處理最難搞的精簡中高層架構問題。

又咁講,有經濟前景不明朗、AI科技、其他對手都做緊這些理由,一間公司要進行改革都容易得多,仲唔趁機會去做。